“返家乡”社会实践(一)|孙晨曦:在服务中体悟价值,于书香里沉淀成长
发布人:商学院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8-05   浏览次数:13


我是商学院2023级财务管理专业的孙晨曦。今年暑假,我在家乡图书馆参与了返家乡社会实践,这段沉浸在书香里的时光,让我在实践中成长,更对服务与责任有了深刻感悟。

初到图书馆时,我从借阅台的基础工作做起。面对读者的各种疑问——从借书证办理流程到馆藏分区位置,从逾期还书规则到特殊书籍检索,我起初常因答不上来而窘迫。记得有位老人因视力问题看不清操作界面,我蹲在一旁逐字讲解,帮他完成借阅后,老人紧握我的手连声道谢,那瞬间让我读懂了服务的温度。为提升效率,我利用休息时间熟记馆藏分布图和借阅细则,主动向馆员请教沟通技巧,渐渐能从容回应各类咨询,甚至能根据读者需求推荐书籍。这种从生疏到熟练的蜕变,让我体会到:服务的核心是换位思考,这与专业所学的“人性化管理”理念不谋而合。

整理图书的工作则磨砺了我的细致与耐心。图书馆书籍按“中图法”分类归架,每本书的编号都对应着专属位置,一旦放错便可能让读者徒劳寻找。起初我常因混淆分类字母或看错编号出错,管理员阿姨的话让我警醒:“图书就像迷路的孩子,得仔细送它们回家。”此后,我核对编号时格外认真,遇到折角、破损的书籍会主动修补。当看到经我整理的书架井然有序,读者能快速找到所需书籍时,成就感油然而生。这让我明白,任何工作的价值都藏在细节里,正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岗位标准化”,严谨方能高效。

在馆员指导下,我还学会了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基础操作。从借还登记到新书录入,从数据统计到状态查询,每个步骤都需精准。有次因操作失误导致记录偏差,经馆员指正才修正,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影响整体服务,正如专业课程强调的“流程控制”的重要性。后来,我还协助优化了借还高峰期的引导流程,通过提前备好表单、指引自助设备,有效缩短了读者等待时间,让我对“流程优化”有了真切认知。

这段实践经历让我明白,理论知识唯有结合实践才有力量,青春的价值更在于为社会贡献力量。感谢图书馆给予的成长机会,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感悟,将专业所学与服务热情融合,继续为家乡文化建设添砖加瓦,不负这段书香浸润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