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为“堂”践所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会展场馆管理》嵌入式教学走进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
发布人:旅游文化学院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9-29   浏览次数:10

为深化嵌入式教学改革,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切实实现‘以场馆为课堂,使知识与实践相衔接’的目标。9月24日下午,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创新教学场景,将《会展场馆管理》课程的教学现场直接设在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在两位专业教师的引导下,2023级专业学生以“场馆临时管理者”的角色,通过实地考察场馆布局、听取现场讲解、结合运营场景分析理论知识,深入理解会展场馆管理的实战逻辑与核心要点。

李老师与2023级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在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合影

本次《会展场馆管理》课程嵌入式实践,紧扣课程核心目标,围绕场馆设计布局、功能分区规划、设施设备运维、服务保障体系及运营管理模式五大关键模块展开。抵达博览中心后,李老师结合现场实景,为学生逐一剖析核心知识点,涵盖不同展区的场地利用率测算、展位规划中参展商需求与观众动线的平衡、服务设施的配置原则,以及日常运营中的人员调度、安全管理等关键环节,引导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验证课堂所学理论,将抽象的“管理逻辑”转化为可观察、可分析的实际案例。

李老师结合现场展具,为学生讲解展厅面积测算与展位规划技巧

随后,师生团队转场至东北亚国际会议中心,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深入参观各类功能空间——从可容纳数百人的大型会议厅,到适配小型座谈的中型会议室,再到用于高端接待的 VVIP 接待室,全面了解不同空间的功能定位、容量配置标准及配套服务流程。参观过程中,学生们结合《会展场馆管理》课程所学内容主动提问,针对“大型会议如何快速完成场地转换”、“VIP接待的服务细节如何把控”、“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方案”等实际问题,与讲解员、授课教师展开深入讨论,进一步明确会展项目全流程管理中的重点与难点,深化对“理论服务实践”的理解。

讲解员带领师生参观东北亚国际会议中心

嵌入式教学的核心在于突破传统课堂的物理界限,促使知识从书本走向实践,并最终转化为学生的专业能力。此类实践并非简单的课程延伸,而是连接行业认知与职业素养的“桥梁”。通过实地接触行业一线,学生能够提前熟悉会展场馆的工作场景和职业要求,为未来就业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从而缩短从“校园”到“职场”的适应周期。

此次《会展场馆管理》课程嵌入式教学活动,既是专业在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又一次扎实落地,更生动诠释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育人理念。通过将课堂搬进场馆、让教学贴近行业实战,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实现了精准对接,有效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展望未来,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将持续推进教学模式创新,积极拓展更多优质行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行业土壤中积累经验、锤炼能力,成长为符合会展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为行业注入新鲜活力。

初审:张伟、房迪

复审:李秀霞、齐烁

终审:孙国霞、张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