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迎风开绚烂,明朝化雨育新生。”5月16日,在525心理健康活动月期间,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我校岛屿式智慧教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命意义主题教育活动。经过半个月的精心策划,本次活动以艺术为媒、心理为桥,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与艺术疗愈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沉浸式体验引导青年学子在艺术创作中感悟生命价值,培育积极心理品质。
在专业心理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利用彩色扭扭棒制作象征生命力的花朵,每一朵扭扭花都承载着独特的创意与情感。活动现场,一根根普通的金属丝在同学们手中被赋予新的生命形态,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秦重威同学:“扭扭花的每一道弯折都像是生命的褶皱,我们耐心抚平的不仅是丝带的倔强,更是对“不完美”的温柔接纳——在创造中学会与生活和解。”
董雨鑫同学:“对于今天的活动,我深刻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恰似手中那根柔软却充满韧性的彩条,在弯折与重塑间绽放独特光芒。当指尖触碰色彩斑斓的扭扭棒,缠绕、扭转、叠加的过程,像极了生命不断经历挫折与成长的旅程。每一次调整造型时的耐心尝试,都在提醒我们,生命的形态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主动创造焕发新的生机。这场手工活动,不仅让我收获了精美的作品,更让我明白:生命的意义,就藏在每一次用心创造、每一回温暖互动,以及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好奇之中。”
李咏真同学:“感觉做一个小小的花,做成功很有成就感,在无聊的时候做一个小物件还挺有意思的。平凡生活中不必追求太宏大的意义,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本身就很有意义。”
心理健康教研室齐霁老师进行现场引导,并解读手工创作:“生命如铁,韧者成花。当你们将笔直的金属丝弯曲成花瓣时,正是在实践萨特所说的‘人是自己行动的总和’,真正绽放的不是铁丝的形状,而是你们赋予它的意义。希望同学们通过手工创作,在具身认知中理解‘生命因塑造而精彩’的深刻含义,即使经历‘弯’与‘雕琢’,也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本次活动得到我校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的高度评价,我校党委副书记高阳指出:“本次活动是我校“五育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实践,它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信心。”
未来,我校将继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持续深化体验式教育改革,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为培养具有存在智慧和生命韧性的新时代人才提供创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