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全国、立足地方,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跨学科知识融合的综合设计能力,具有良好职业发展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适应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在园林、旅游、林业、城市建设等相关领域从事景观规划设计、现场施工与组织管理、园林数字化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及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面向社会,与行业发展接轨”的原则,创建了“3+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3年为校内课程学习与实训(奠基础),重点完成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实训(基础实训、阶段综合实训),在夯实理论基础上,按就业岗位的需要开设高比例实践教学课,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和创新精神培养。最后 1 年为综合实训(强技能、重综合),包括创新创业实训、毕业 实习、毕业设计、企业实习等,重点完成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强化学生在企业具体岗位上的专业技能实践锻炼,缩短工作岗位适应期。通过“3+1”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从业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满足社会对风景园林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及学科交叉人才的需求。
三、人才培养特色
1.重视学生考研,通过学历层次增强核心竞争力
近三年平均考研录取率达到20%,录取院校包括: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东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延边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知名学府。
2.重视交叉学科知识融合与学生数字化能力提升,提高竞争力
融入旅游学科知识与虚拟仿真技术,使学生在智慧园林旅游景观虚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方面技能得以锻炼提高,竞争力加强。
3.重视校企合作,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
与多家行业内龙头企业合作以其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并缩短岗位适应期,联合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4.重视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专业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各类奖项数十项。参赛亦促进教师把握大赛方向与发展趋势并融入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四、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园林、林业、城乡规划及旅游行业等相关部门从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旅游景观设计、园林施工与园林管理等工作;亦可攻读农林院校的农业与种艺、资源保护与利用、林业及农林、建筑院校的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专业方向研究生。
五、行业前景
风景园林行业是朝阳行业,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风景园林行业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 纳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创造优美境域、保持生态平衡是风景园林行业根本任务,这正顺应了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风景园林人就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
六、主要课程及实践环节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生态修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艺术原理》、《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测量学》、《风景园林工程》、《园林项目预算与招投标》、《旅游景观设计》、《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等。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实践环节有:《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含虚拟景观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含虚拟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工程》(含园林工程虚拟仿真实训)、《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教学实习及南方园林综合实习,创新创业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
七、专业带头人
武术杰,教授,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工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历任吉林省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专家,现任吉林省自然保护地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总局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农林)裁判,吉林省政府采购评标专家。带头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分别主持过吉林省科技厅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项目、企业横向课题;主持国家948项目(子课题)及教育部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育人项目;主持校级实验教改项目,参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国家核心级以上期刊近20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教材3部。主讲课程:《风景园林专业导论》《园林树木学》《风景园林艺术原理》《中外园林史》及相关教学实习、专业技能提升实践、南北方园林综合实践等。主持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建设。
八、师资力量
风景园林专业现有专任、外聘教师共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助教1人;博士3人,硕士10人,学士2人。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均合理,是一支既有精良专业理论、又精通专业实践、并具备较高科研教研能力的教学团队。能够满足本科教学和发展的需要,并且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专任教师中硕士比例占89%,高级职称比例占56%,是一支具有朝气的教师团队。风景园林专业教师治学严谨、有高度的责任感,专业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能过硬,教学效果明显,深受学生好评。2015、2017年被评为校优秀教学团队,2017年被学校命名为“黄大年式”优秀教学团队,2018被学校评为特色高水平专业,2021年获批吉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校优秀基础教学组织。
本专业教研室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教师张硕获得吉林省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2021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国家级优胜奖,第三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校赛二等奖,2021吉林省高等院校应用型教育微课教学比赛校赛二等奖,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校级三等奖;教师赵佳钰获第五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国赛二等奖,第六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省赛二等奖;教师郑浩东获第五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国赛二等奖,第六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省赛一等奖;教师邢世通获得校级微课教学比赛优秀奖,第三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校赛二等奖,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校级三等奖;教师赵佳钰获第五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国赛二等奖,第六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省赛二等奖,第四届吉林省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赛-优秀奖,第六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国赛优胜奖,全国第7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普通高校赛道吉林赛区三等奖;教师郑浩东获第五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国赛二等奖,第六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省赛一等奖,第五届吉林省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赛二等奖;教师邢世通获得校级微课教学比赛优秀奖,第三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校赛二等奖,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校级三等奖。
1.教授
1)武术杰:主讲园林树木学、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2)高峰:主讲园林招投标与概预算
3)蔡维英:主讲旅游学概论
2.副教授
1)张会:主讲风景区规划、风景园林建筑设计Ⅱ
2)谢修鸿:主讲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土壤学
3)周秀华:主讲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4)臧银玲:主讲风景园林建筑设计
5)刘冰雁:主讲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生态修复
6)刘骞:主讲植物生理生化
7)邢世通:主讲风景园林工程、城市规划、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3.讲师
1)郑浩东:主讲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园林景观手绘表现技法、旅游景观设计、景观生态学
2)赵佳钰:主讲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3)尹立辉:主讲园林花卉学
4)张硕:主讲景观造型基础、画法几何、风景园林快题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
5)张贺:主讲园林美术学
九、精品课程
该团队有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各1门。《中外园林史》分别在2019年被吉林省教育厅批准为“学科育人示范课程”、2020年被评为吉林省高校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园林植物学》2018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校级“金课”4门,分别为《园林树木学》《风景园林工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I》;《园林树木学》被评为校级思政课程。
十、实验室建设
本专业实验设备齐全,现有植物实验室、花卉、树木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风景园林设计室、测量实验室、园林工程概预算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能够满足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计算机辅助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含虚拟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工程(含园林工程虚拟仿真实训)、测量学、园林预算与招投标等课程实践教学的需求。
园林植物实验室
测量实验室
园林建筑材料实验室
园林工程造价虚拟仿真实训室
园林设计室
十一、实习基地
校内实习基地3个:室内南方植物园、室外北方树木园、南山实验林场。
校外实习基地14个:吉林省中辰绿化有限公司、吉林省中景园林建设有限公司、长春吉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长春市钰霖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吉林省艺苑园林有限公司、吉林省三禾苗木有限公司、长春柳苑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九州园林有限公司、吉林利通喷泉景观有限公司、长春公园、百花园、百木园、长春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大自然花鸟鱼虫市场等单位,充分保证了学生的教学实习、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顺利进行。
校外实习基地
十二、科研成果
近年来该专业成员发表学术论文核心及省级论文20余篇,教研论文4篇。主持科研项目14项,教研项目5项。获批国家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3项。参编著作2本。
十三、学生获奖
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在近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国家级获得国家级奖5项、省级奖18项;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吉林省级赛中获得铜奖1项;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吉林赛区一等奖1项,吉林赛区二等奖1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
1.作品《如是观》2019年(第12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
2.作品《冰雪吉林》2018年吉林省首届冰雪创意大赛三等奖
3.作品《冬奥山脚下公社》2021年(第14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级三等奖
4.作品《源》获得2022年(第15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赛二等奖
5.作品《余艺》、《星河长明》获得2022年(第15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赛三等奖
6.作品《医源堂》获2023年(第16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吉林省级赛二等奖;
7.作品《吉林松上雾·长白天下雪》获2023第五届吉林省高校冰雪创意大赛省级二等奖;
8.作品《吉时吉雾》、《宿·雪逢暖阳》获2023第五届吉林省高校冰雪创意大赛省级三等奖;
9.作品《月影雪韵悬浮灯》获2023第五届吉林省高校冰雪创意大赛省省三等奖;
10.作品《会员缴费管理系统》、《蝶几园》、《计量之源》获2024(第17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吉林省级赛二等奖;
11.作品《数》《中国数学文化广场》、《城市秘境·数学文化广场》获2024(第17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吉林省级赛优胜奖。
部分获奖证书
十四、考研情况
本专业学生考研率逐年提高,2020年本专业34名毕业生中有14名同学考取研究生,考研录取率达到41.2%;2021年本专业45名毕业生中有15名同学考取研究生,考研录取率达到33.3%。2022年本专业54名毕业生中有12名同学考取研究生,录取率达到22.2%。2023年本专业59名毕业生中有5名同学考取研究生,录取率达到8.47%。2024年本专业46名毕业生中有8名同学考取研究生,录取率达到17.39%。2025年本专业48名毕业生中有12名同学考取研究生,录取率达到25%。
往届毕业生考研被录取学校:
1.东北林业大学
2.福建农林大学
3.广西大学
4.沈阳农业大学
5.安徽农业大学
6.湖南农业大学
7.浙江农林大学
8.内蒙古农业大学
9.南京林业大学
10.沈阳建筑大学
11.吉林大学
十五、就业情况
本专业践行“3+1”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导向,注重园林规划设计能力、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园林工程招投标概预算能力、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毕业后能够适应该行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综合就业率达到90%以上,工作岗位分布于各设计单位、园林建设单位、城市建设单位、旅游区、森林公园等。
十六、学生作品展示
1.邹文静(2020年考取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
2.罗合一(2020年考取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
3.张晓敏(2020年考取海南大学研究生)
4.毛仲玉(2020届毕业生考研成绩324分)
5.柳妍(2018级在校生)
十七、专业招生QQ咨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