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建筑学教研室召开“以‘创’促教、以‘新’育人”专题研讨会,探索专利赋能教学新模式。会议由教师陈立胜主持,全体教师参加,聚焦理论教学与产业前沿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教研室将专利申报、转化与应用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打破传统教学中创意止步于图纸的局限,引导学生将课程设计中的创新点提炼深化,转化为具有应用价值的专利成果。
专业带头人董峻岩介绍,无论是旅游景区无障碍设施优化、北方寒地绿色建筑构造创新,还是地方文化元素转化的建筑小品设计,均可成为专利孵化的重要来源。
专利赋能不仅产出成果,更重塑教学过程。教研室将真实专利案例引入《商业建筑设计》《建筑构造》《数字化建筑设计》等核心课程,实现教学相长。截至目前,教师指导、学生主导申报的各类专利达二十余项,多项已获授权。部分成果正与企业对接,推动成果转化,服务地方建设。
该模式同步提升教师实践指导能力与科研反哺教学水平,形成“教师善导、学生乐学”的良性循环,为兄弟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长大旅院经验”。
董峻岩表示,下一步将深化专利赋能改革,推动专利转化与校企合作、实习实训深度融合,探索建立“创意-专利-产品-市场”全链条孵化机制,培养基础扎实、勇于创新、契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建筑人才。
投稿人:陈立胜
初 审:陈立胜
复 审:董峻岩
终 审:高 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