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在五四青年节之际,艺术学院党总支组织青年师生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回信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学院青年师生党员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第一时间认真学习重要回信内容,深刻领会重要回信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纷纷表示将在服务国家与社会的征程中勇担使命、贡献青春力量,誓言以艺术之光为强国建设添彩。

@马双 艺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习近平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后,我深受触动,深切认识到党对青年的高度重视和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青年群体是极为重要的力量,我们应以总书记的要求为指引,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扎实落实“四要”任务,鼓励青年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宫明月 艺术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我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思政工作者肩负的育人使命。信中“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号召,为青年成长指明了方向。作为青年成长的引路人,我们既要当好理论传播的“翻译官”,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生动的育人素材;更要成为实践育人的“筑梦师”,搭建边疆支教等成长平台,引导学子将“强国有我”的誓言扎根教育热土,培育赓续红色血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时代“红色园丁”,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阔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王馨笛 2022级学生党员 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如同一束明亮的火炬,照亮了我们广大青年学子求学奋进、报效祖国的前行道路。这封回信不仅是对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的高度赞扬与深切关怀,更是对全体青年投身国家建设、担当时代使命的有力号召。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作为一名艺术生,我对未来有着诸多期待与规划。未来,我将发挥艺术优势,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艺术创作、志愿服务、文化传承中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杨芮 2022级学生党员 校广播站站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志愿者的鼓励,也是对全体青年的号召。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的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邵佳萌 2021级学生党员
总书记的回信让我看到了当代青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总能看到青年的身影。西部计划实施20多年来,累计招募派遣超过50万名大学生志愿者投身支教、支农、支医等领域。他们在基层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青春和热血诠释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作为艺术生,我深受支教志愿者故事的鼓舞,未来计划参与乡村美育公益项目:“艺术不仅是技法,更是传递情感、滋养心灵的桥梁。我将用画笔为乡村孩子打开美育之窗,助力教育公平。”
@邢安婷 2021级学生党员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深刻体悟到总书记回信中“到祖国最需要处发光发热”的嘱托不仅是方向,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回信中的“历练成长”定位,让我意识到基层不仅是锤炼本领的熔炉,更是践行初心使命的考场。作为青年学子,我将以回信精神为炬,主动跳出“小我”舒适圈,在西部热土、基层一线、乡村振兴中淬炼青春底色,让“请党放心”的誓言化为“强国复兴”的坚实足迹!
这封回信,如同一束强光,穿透了时空的界限,照亮了广大青年的奋斗之路,也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我们要以这些戍边支教志愿者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灯塔,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家国情怀是我们奋斗的动力源泉,让我们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练就过硬本领,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发扬奋斗精神,勇往直前,永不退缩。“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这是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应该努力践行的目标。无论是在科技创新的前沿,还是在乡村振兴的田野;无论是在社会服务的岗位,还是在国际交流的舞台,我们都要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