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13时30分,人工智能学院主办的《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校赛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组织下拉开帷幕。本次赛事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竞技模式,吸引来自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的70余名学子同台角逐,集中展现了学院在算法设计与实践应用领域的教学成果。

作为全球计算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赛事之一,本届校赛紧密对接国际标准,比赛内容,涵盖数据结构优化、动态规划、图论算法等核心模块。参赛选手通过协同编码破解复杂工程问题,充分检验了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与团队协作水平。
作为学校“2025品牌深耕年”的重要实践载体,本次赛事呈现出三大亮点:
首先是,专业覆盖面广。
参赛学生横跨4个本科专业,学生参与比赛的热情较高,在充分体现了教学效果的基础上,突出了学生敢想敢拼的精神;
其次是,梯队建设完善。
本次参赛的不仅有经验丰富,技术实力强的大学三年级学长,也有刚刚接触编程,但充满热情和潜力的大学一年级新生。这种跨年级的参与模式,不仅促进了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技术交流,也为学院的梯队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比赛,低年级学生可以学习到高年级学生的经验和技巧,而高年级学生则能从低年级学生的创新思维中得到启发,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传承机制。
最后是,赛事组织严谨高效。
从赛前准备到比赛进行,再到赛后总结,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的策划和安排。学院不仅为参赛选手提供了优质的比赛环境和设备,还邀请了多位具有丰富经验的指导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和点评。这不仅帮助参赛选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比赛内容,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指明了方向。同时,赛事的顺利进行也充分展示了学院在赛事组织和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本次比赛非常成功,同时,赛事成果将纳入教育教学评价“回头看”工作体系,为专业课程模块化改革提供数据支撑。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AI赋能·职启未来”双创平台,推动更多优秀学子在国家级竞赛中崭露头角。据悉,比赛结果将于5月上旬发布。此次赛事不仅为吉林省数字经济发展储备了高素质技术人才,更彰显了民办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