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工智能学院于2025 年 4 月 21 日召开教学工作例会。会议由副院长邹津婷主持,全体教师参会,会议围绕毕业设计质量把控、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教学管理、考核体系优化及教学大纲修订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首先聚焦2025届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工作。邹津婷院长强调,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针对答辩稿提交时间,学院明确要求所有学生需在5月9日前完成答辩材料提交,各专业需把好论文质量关,重点核查选题合理性、学术规范性及进度完成情况。
课堂管理与教学创新是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针对教学常态抽检工作,要求各专业自检自查,重点检查教师授课状态、学生课堂参与度及教学秩序。同时,各专业需在本学期内完成教师课堂管理培训,培训内容涵盖课堂规则制定、学生行为管理、时间优化策略等模块,并通过模拟课堂、案例分析等形式提升教师实操能力。
针对实践教学周工作,学院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参与实践活动,未经批准不得请假,同时指导教师需每日记录学生出勤及任务完成情况,可通过智能考勤系统实时监控。建立过程性考核 + 成果性考核 机制,学生需提交实践日志、项目报告等材料,作为成绩评定的核心依据。
针对试卷结构优化,会议提出调整原则:一是主客观题比例调整,基础课程客观题占比不要过大,专业课程主观题占比需要提升,重点考查学生分析、综合、创新能力;二是平时成绩构成调整,将课堂参与、小组讨论、阶段性测试等纳入考核,要求教师通过多元化方式记录学生表现,确保成绩区分度。
2025年教学大纲编写工作被列为学院重点任务。在修订流程上,需要各专业开展编写教学大纲会议教研室集体研讨,同时各专业需确保大纲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会议的最后由卢甜甜老师为全体教师分享了华为ICT学院探索智能世界2030课程的具体内容,鼓励教师把华为ICT学院作为学生提升眼界的平台,让他们更好的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在行业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会议还通报了近期教学工作安排,包括组织竞赛、校企合作项目推进、华为ICT学院等。人工智能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努力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的标杆品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应用型人才。
本次教学例会的召开,为学院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路径。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质量监控,推动AI + 教育 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工智能领域专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