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课程思政的提质与创新,4月14日,工程造价教研室召开“数字赋能 提质创新——课程思政融合新路径”专题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旨在探索数字技术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新路径,提升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杨晓辉主持,工程造价专业全体教师参加。

会议伊始,杨晓辉系统阐释课程思政的战略意义,强调专业教师需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线并进”。她指出,工程造价作为工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具备天然的思政融合优势,应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将“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她展示了如何结合BIM技术开展案例教学:通过模拟真实工程项目,引导学生关注工程成本控制中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强化理论与实践融合,培育学生创新思维与职业使命感,助力其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工程人才。
与会教师围绕“数字技术赋能课程思政实效提升”展开深度研讨。宫越提出,可利用学习通等在线教学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模拟等方式增强学生参与感;李丹阳分享基于DeepSeek工具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全流程的经验,借助智能分析精准匹配思政案例与专业知识点,为教学创新提供新思路。讨论中,教师们一致认为,思政元素的融入需注重“三结合”:教学目标与育人目标结合、专业逻辑与思政逻辑结合、技术手段与教学内容结合,确保思政教育“如盐入水、润物无声”。
此次研讨会为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注入新动能。教师们通过案例剖析与技术探讨,进一步明晰了数字赋能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未来,教研室将以“思政案例库建设”“数字教学工具开发”为抓手,推动课程思政从“形式融入”向“内涵深化”转变,以数字技术为引擎,助力学科育人体系实现新突破。
撰稿人:李慧
初审:杨晓辉
复审:董峻岩
终审: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