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
一、专业介绍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于2009年开设建筑学本科专业,累计培养毕业生600余人。专业办学紧密结合区域和行业发展需求,实行“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求创新、重素质、促协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的应用研究型创新设计人才,同时专业针对学校特色,注重建筑学科和旅游学科的融合,可为旅游区规划开发等行业培养专门人才。
专业开设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校际联合设计以及建筑历史、建筑构造、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涵盖前期策划、建筑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工程项目实施等各阶段职业建筑师所必备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注重职业建筑师业务素质、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综合培养。培养的学生因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设计能力及沟通协作能力,在设计院所、企事业单位实习过程中备受好评。毕业生具备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及室内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工程实践能力;能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企业等行业领域,从事设计、咨询、开发与管理的工作。
二、培养目标
建筑学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建设需要,具有较好的建筑类专业知识和规划、设计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开放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主要在建筑设计、城乡规划与管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单位,管理部门等,从事建筑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规划、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三、专业特色及优势
1.本专业以培养学生建筑设计能力为核心,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创新的建筑设计方法和思维,同时以建筑设计为基础加强良好的城市设计能力和基本的城市管理能力。
2.注重建筑学科和旅游学科的融合,突出旅游建筑设计能力,为旅游区规划开发等培养专门人才。
3.本专业配有绿色建筑实训基地、数字化技术设计实训室、BIM实验室等,培养学生建筑空间设计、建筑创意设计、建筑技术设计等能力。本专业从2019年起,在国家人社部的指导下,联合企业建立绿色建筑设计培训基地,在绿色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社会培训、资格认证、科研咨询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学生在经过实训基地学习并顺利通过考试后,可获得由人社部教培中心认证颁发的技能资格证书。当前,中国绿色建筑及数字化技术设计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发展带来的产业升级,使得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几乎是全方位的,本专业的绿色建筑及数字化技术设计特色人才的培养,能够为国家城乡建设事业及国内外建筑领域培养、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绿色建筑及数字化技术设计的发展贡献更多的科技人才。

同国内知名企业共建校内外产学研实训基地(北京绿建集团校内实践基地)

学生可以通过校内各类培训考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本专业同国家人社部合作定期开展绿色建筑设计技能证书培训工作)
4.重点强化学生建筑设计创新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配备多个校内外产学研实训基地进行实践训练,并组织学生到国内知名建筑设计单位开展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实习,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专业实践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作品——上海平湖南路综合商业圈规划方案设计(国内知名企业实际工程实践训练)

学生作品——上海平湖南路综合商业圈建筑方案设计(国内知名企业实际工程实践训练)
四、专业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
建筑设计基础系列课程、建筑专项设计系列课程、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城乡规划原理、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物理、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经济学、虚拟现实数字化建筑表现技术、旅游建筑设计原理等课程,涵盖各阶段职业建筑师所必备的理论和实践课程。

学生作品——“小时代”室内建筑方案设计(室内设计课程实践)

学生作品——“古为今用”模型制作技能训练(建筑设计课程实践)
五、专业师资力量
本专业教学团队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80%的教师有实践工程经验,具有“双师素质”;同时聘请行业领域中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为学生进行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多方面的教学指导。
1.专业带头人简介

董峻岩,博士,副教授,泰国曼谷吞武里大学客座教授及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中西部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吉林建筑大学寒地城市设计中心委员,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可持续建筑、生态规划、建筑技术、虚拟现实数字化技术。承担研究生的行为建筑学、当代西方建筑思潮和本科生建筑专业导论、建筑设计基础系列课程、建筑专项设计系列课程、城乡规划原理、虚拟现实数字化建筑表现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及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2.师资简介
李晓东,教授,主讲课程:建筑测绘等。
高峰,教授,主讲课程:建筑实务等。
王晓光,教授,主讲课程:工程测量、建筑测绘等。
唐永林,教授,主讲课程:计算机导论、计算机平面设计等。
雒薇嘉,教授,主讲课程:建筑美术。
王玉英,副教授,主讲课程:建筑结构、建筑力学等。
潘延力:副教授,主讲画法几何、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
臧银玲,讲师,双师型教师,主讲课程:建筑专项设计系列课程、外国建筑史、建筑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张会,讲师,双师型教师,主讲课程:建筑专项设计系列课程、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制图、建筑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吴锋,讲师,主讲课程:建筑构造、中国建筑史、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陈立胜,讲师,工程师,主讲课程:建筑素描表现、建筑表现基础、建筑空间构成、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水彩表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等。
曲利丽,助教,主讲课程:建筑物理等。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建筑学专业骨干教师受邀参加国内高水平会议)
六、教育教学成果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以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为代表的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国家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省级奖项达30项。通过教学研究,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批国家级及省级大学生双创项目15项,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以及专利等。
1.各级学科竞赛获奖情况

学生获奖作品荣誉(2019年度本专业参加“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与设计作品展评大赛获奖名单)

学生作品——旅游区滨水休闲观景综合服务中心建筑方案设计(“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与设计作品展评大赛一等奖)


学生作品——生态民居绿色建筑技术方案设计(“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与设计作品展评大赛一等奖)
(1)2019年,第三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与设计作品展评大赛获国赛一、二、三等奖;
(2)2019年,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省赛一、二等奖;
2018年,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国赛二、三等奖,获省赛一、二、三等奖;
(3)2017年,第十届中国大学生互联网设计大赛获国赛三等奖;
(4)2017年,首届吉林省建造节获省赛二、三等奖;
(5)2017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国赛二等奖,获省赛一、二、三等奖;
(6)2016年,第九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国赛三等奖;
(7)2014年,第三届吉林省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省赛三等奖。



获得的代表性奖项及荣誉
2.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成果
学校多年来,一直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加强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实践育人质量。
(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于“居家养老”模式的居住空间细节设计研究”;
(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严寒地区既有教学楼的节能技术改造与开发”;
(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绿色建筑——植生混凝土”;
(4)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于慢调减压模式的住宅空间设计研究”;
(5)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声景观在旅游景区中的应用研究”;
(6)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寒冷地区幼儿活动场地的方案研究”;
(7)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城市空巢青年住宅设计研究”;
(8)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利用校园二次回收站帮扶社会”;
(9)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与创新设计研究”;
(10)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高校风饭——小纸盒”。

获得的专利成果
3.考研升学
2020年应届生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达到国家录取分数线并进入复试的学生比例为13%。
七、实习实践
1.实践教学课程
根据我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专业特点,注重实践教学,坚持学生能力培养不断线的原则,采取“课内课外专业指导一起抓”的模式,切实将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课内实践教学包括:设计初步、测量实习、住宅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快题设计、室内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规划设计等。

组织及参与国内外校级联合专业交流活动(参加吉林省高校建筑学专业建构设计大赛)
2.实习实训单位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创霖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呈境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翰奇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吉林省同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长春工程学院设计研究院等。
八、职业前景
毕业生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本专业毕业生在掌握建筑设计理论基础上,具有生态化建筑、智能化建筑及装配式建筑设计及施工的相关技术能力,就业提升空间广阔。可以胜任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院、房地产公司、城市管理部门和土地规划开发部门的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等工作,也可以胜任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咨询等相关工作。学生毕业后可考取注册建筑师,也可攻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乡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等方向的研究生。建筑生态化、建筑智能化、绿色建筑对建筑学从业者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都呈现上升趋势。根据2019年本科毕业生薪酬调查的数据显示,薪酬最高的100个专业中建筑学专业的收入名列前茅。

国内外知名建筑师(左起:梁思成;贝聿铭;扎哈·哈迪德;马岩松)
九、毕业生就业
建筑学是目前就业前景最好的行业之一,教育部公布的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达97.3%。
本校建筑学专业历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达到90%以上,就业单位主要以大型国有企业和地产类其他企业为主。从全国各区域流向来看,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就业人数比率在学校各学院就业统计数据中也排名在前。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反馈普遍给予肯定,综合评价整体素质高,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工作态度端正、踏实肯干,具有一定的创新研发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