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家乡”社会实践(一)|张馨月:法入街巷 扎根社区烟火
发布人:国际交流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8-04   动态浏览次数:10

盛夏的暑气里,社区的烟火气格外鲜活,一场“返家乡”社会实践正于此间铺展。

 

张馨月在社区进行普法宣传

法润街巷 情暖邻里

身为2024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张馨月在暑假期间于白城市幸福街道花园社区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她主要负责协助工作人员梳理、清点和发放传单材料。她走向社区广场、商业街、居民楼等人员密集区域,面对不同年龄与职业的居民,始终以热忱耐心的态度礼貌递上传单,细致解读民法典相关内容,扼要阐释活动的核心要义与重要价值,让更多人浸润于法律知识的滋养之中。

在张馨月看来,她递出的每一张传单都是在拆除隔阂的高墙、填平误解的沟壑。正如一位大叔接过传单时感慨:“早知这些规定,上次与物业交涉便不会手足无措了!”还有一位老人险些陷入“高回报投资”的骗局,她指着传单上的案例条分缕析,老人紧锁的眉头缓缓舒展,紧握着她的手再三道谢。这些瞬间让她愈发清晰地感受到:那一刻忽然参透,真诚的共情与实在的道理,才是叩开人心的密钥。那些遭遇误解与被质疑的时刻,反倒淬炼出沉潜做事的韧性;那些印在纸上的生硬条文,也在一次次沟通中渐渐化作街坊们耳畔熟悉的家常絮语。

实践淬炼成长 法意扎根生活

在传单递接间积累的感悟,恰是这场实践赋予她的深层馈赠—远不止法律宣讲的技巧。正因为有过屡屡遭拒的窘境,她才恍然明白:沟通的前提并非急于说服,而是先站在对方的立场共情,再娓娓道来法律所能提供的切实助益。当她带着这些思考往社区深处走,才真正掂出普法的分量:那些曾在传单上看到的条文,成了守护日子的底气。正对应着邻里间的真实困惑——有人不清楚物业规定就拒缴费用,有人因为不知道权利边界,让小摩擦变成大冲突。原来她每一次耐心讲解,都在为这些问题播撒解决的可能,在社区里种下一颗理性的种子。能为这份事业略尽绵薄之力,她的内心涌动着难以言喻的自豪感。

脚步踏过熟悉的街巷,身影融入日常的喧嚣,在与邻里的交汇中,张馨月感受着基层生活的肌理,也让实践的意义在这份贴近里悄然生长。每一缕阳光、每一阵蝉鸣,都见证着这份扎根生活的热忱,将青春的足迹印刻在社区的寻常日子里。

初审:张馨月

复审:齐柠宇

终审:孙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