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 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开展 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二)
发布人:团委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8-06   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青年大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近日,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组织师生赴长春市开展以“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形态各异的雕塑群在阳光下静静矗立。实践团成员们走走停停,从早期展现民族抗争的作品,到如今传递和平发展的创作,一点点梳理着历史的脉络——粗糙的石刻纹路里藏着先辈不屈的精神,舒展的造型中映照着国家发展的生机。在雕塑前驻足,对比不同时期作品里“家国”主题的表达,从战火年代的呐喊到新时代的奋进,让实践团成员真切地感受到红色基因在艺术中代代相传的力量。

 走进长春市城市规划展览馆,独特的建筑设计里,藏着长春的红色记忆与发展轨迹。实践团成员们在馆内慢慢探寻,从老照片里的抗联旧址、复原场景中伪满时期的抗争印记,到如今城市建设里的红色地标分布图,一步步触摸着长春从苦难岁月走向繁荣的脉络。那些记录先辈奋斗的文献、展现红色基因传承的规划图,让人真切感受到城市每一步发展都浸透着家国情怀。今日城市蓝图里始终延续着先辈的爱国初心,而实践团成员更要带着这份传承,为城市明天添砖加瓦。

踏入长春国际汽车公园,成排的经典车型与现代汽车展品静静陈列。实践团成员们漫步其间,从早期自力更生研制的国产汽车雏形,到如今自主创新的新能源汽车成果,清晰的看到了民族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奋进轨迹。那些锈迹斑斑却仍显硬朗的老车零件,藏着老一辈工业人“为国造汽车”的赤诚;实践团成员愿将这些红色奋斗故事悉心梳理,让更多人知晓,自主创新的路上,始终闪耀着为国争光的信念。

在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实践团成员随讲解员参观“吉林一号”卫星模型,了解到核心部件从技术封锁中突围的攻坚细节,看泛黄图纸与磨损设备见证过的零下车间攻坚、瓶颈期昼夜奋战;在遥感屏前,祖国山河的清晰影像里,藏着“把眼睛安在太空”的强国梦。这些具体的突破、真实的奋斗,让“航天报国”从理念化为可触的实践,红色血脉的传承,就在这些扎根大地、仰望星空的坚持里,在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的身影中。

从长春世界雕塑公园的红色印记,到城市规划展览馆里的发展热忱,从国际汽车公园的工业报国初心,再到长光卫星基地的航天强国力量,此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的“三下乡”之旅,是对“红色吉林”精神谱系的深度探寻。实践团成员在研学中追溯红色根脉,在感悟中强化使命担当,用脚步串联起吉林大地上的爱国坐标,让青春与红色基因同频共振。

学院以此次实践深化红色育人,将行走的课堂化为铸魂教材。未来,实践团将带着赤诚与担当继续前行,在“红色吉林”沃土上,书写更多青年传承故事,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永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