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签“三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并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在消防实践中淬炼青年担当

  发布时间:2025-06-20   浏览次数:10

为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619日,长春大学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吉林省民航集团消防急救部消防队签订了“三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构建协同育人搭建了新平台,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的又一校外实践基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与吉林省民航集团消防急救部消防队党支部联合启动了主题为“携手共进 安全与思想同行”的支部共建活动。双方现场签署共建协议,标志着校地协同育人、资源共享迈入新阶段。这一共建平台的核心目标在于深度融合消防安全实践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与吉林民航消防急救部开展深度合作,常态化开展沉浸式安全教育和应急处突能力培训以及消防员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培养等。

之后,两所单位牵头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以及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4名辅导员,带领40名学生走进吉林省民航集团消防急救部,开展了一场以“安全铸魂·责任砺行”为主题的消防安全实践暨支部共建活动。

师生与消防员合影

此次实践学习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三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消防急救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师生们首先观看并体验一场高度仿真的消防急救演练。这不是简单的技能学习,更是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同学们观察、思考、体验,将灭火器操作规范、消防战斗服快速穿戴的“分秒必争”,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紧密联系,使同学们在掌握关键应急技能的同时,深刻感悟守护生命安全的崇高责任与使命担当。对各类消防车辆核心功能与特殊装备的深入讲解,进一步拓宽了同学们的国家安全视野,认识到消防安全作为公共安全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意义。

学生在消防员指导下练习灭火器的使用

学生体验消防战斗服穿戴演练

学生体验消防器材的使用

本次活动是长春大学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三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它将校园安全教育、应急能力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塑造”和“能力提升”的升华。通过支部共建这一党建引领形式,有效整合了地方优质实践资源,为构建“大思政”格局、推进协同育人开辟了新路径。两支部的“携手共进”,不仅是资源的共享与优势的互补,更是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消防精神深植于青年学子心中,为培养具有高度安全素养、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理想信念的新时代青年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初审:刘露遥

复审:张恒硕

终审:魏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