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而行 青年使命”——《大学英语2》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发布人:基础部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11-07   浏览次数:10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2》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授课对象: 24A班       授课教师:黄雪松

使用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四版)

授课章节:Unit 3  The young generationmaking a difference


.教学内容

本单元总体设计理念从校本定位目标和人才培养大纲方案出发,基于学生的实际学情,以OBE理念、5E教学循环模式为指导。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依据布鲁姆认知层次理论,本单元教学内容按照低阶、中阶、高阶分为三个Section(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每个阶段分别对应三大主题,梦想微光初绽——探索自我特质、梦想蓝图绘制——感悟榜样力量、梦想扬帆起航——为民族复兴奋斗,以“逐梦而行”与“青年使命”为主线,以创业梦想为驱动,以梦想英文演讲、商业企划案文本创作、“小我融梦、与国共振”创业项目汇报为三大产出成果,从“认知引导”“情感共鸣”“实践转化”三个层面达到知、信、行统一。

.思政育人目标

个人成长维度:引导学生掌握描绘青年特质的词汇,了解自身的个人特质和人生愿景,学会用英文讲述职业梦想,实现个人精神成长。

职业追求维度:引导学生掌握商业企划案文本创作,在青年榜样事例中感悟奋斗者的精神密码,鼓励学生大胆思辨创新,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企业家精神。

家国担当维度:引导学生用英文向世界讲述中国青年创业故事,同时结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引导学生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让学生体会“中国青年的‘家国情怀’不是抽象概念,而是‘科技报国、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实现个人行动与国家需求、社会发展同频。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

1)教师在学习通发布视频(让学生们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同时,让他们想出自己的梦想职业,写在纸条上。

2)教师在学习通发布主题讨论:围绕 “如何理解‘少年强则国强’”和“当代中国青年的特质(无畏、青春、梦想等)” 展开小组讨论。

课中:


1.案例启发+问题驱动

  ①展示梁文锋(《哪吒2》导演)、杨宇(DeepSeek创始人)、王兴兴(宇树科技创始人)的成就案例。

  ②展示《论语》“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Youths should be respected. How do we know that their future will not be as good as we are now?

      ③提问:“这些青年如何影响行业乃至全球?你认为青年与国家的关系是什么?”

2.小组讨论+头脑风暴

结合即时通讯 APP 成为生活必需品的现象,分析背后青年开发者的付出。

3.职业测试 + 探索自我

 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和VIA品格优势问卷。

  ②学生通过U校园投票分享自己的职业测试结果(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常规型(C)和个人品格优势。

4.文本分析+思维导图

 ①学生完成线上学习资源(U校园AI版)Section A---Understanding the textParas.1-2部分的讨论题

   ②教师讲解Text A 引言部分(Paras.1-2),明确 “即时通讯 APP 融入生活” 的现状,学生讨论年轻企业家们的核心特质,并绘制思维导图。

 ③教师给出关键词(热情、才华、工作方式、志向)并总结:青年通过创新实践改变生活,是社会发展的 “生力军”。

5.情境模拟+理论讲解

教师向学生播放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冠军争夺赛视频片段(哔哩哔哩网站)。

课后:

1)模仿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冠军争夺赛,学生拍摄英文演讲视频“以己之长 创我之路”,探讨如何用自身特质锚定创新创业方向(要求:运用本节课学到的青年特质词汇和修辞三角演讲技巧)并上传至超星学习通。

2)学生上传视频前使用SpeakGuru口语AI工具自评,学生线上互评,教师点评。

.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通过三大产出成果:梦想英文演讲、商业企划案文本创作、“小我融梦 与国共振”创业项目汇报让学生接触更生动、多元的中国创新创业故事讲述形式,学习其中的语言技巧和叙事逻辑。同时,教师帮助学生更准确、流畅地以英语为媒介传递中国声音,深化对中国的理解与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和传播能力。

2)思政育人维度评价即在每节课的课后任务发布的评分标准中引入思政维度的评价,如激励价值inspirational value和教育价值educational value,将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等思政元素转化为可观察的行为指标。


初审:黄雪松

复审:孙光宇

审核人:齐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