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在“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框架下,双边贸易规模稳步扩大,跨境电商、物流联通等领域的互联互通需求日益增强。为顺应中俄经贸合作新趋势,服务区域开放发展新格局,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立足跨境经贸人才培养实际,联合行业企业资源,共同推动“中俄跨境经贸专项实训实验班”建设,旨在通过校企协同、实岗实训的方式,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熟悉中俄市场、掌握跨境电商与物流实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对俄经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为全面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助力学生对接行业前沿知识的需求,提升跨境电商与物流实操能力,10月27日,由物流管理专业精心选拔20名优秀学生组成首期“中俄跨境经贸专项实训实验班”,赴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开展为期两周的专项实训。校长助理张家成,教务处副处长曹哲,物流教研室主任刘瑀瑶及指导教师王馨仪前往实训一线调研,与长春市義诚物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资深行业导师闫禹辰进行深入交流。
此次实训开展前,学校与长春義诚物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多次沟通,结合学生知识结构与行业岗位需求,量身定制了涵盖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国际物流方案设计、跨境供应链管理等核心模块的实训课程,为学生搭建立体化、全流程的实践平台。实训期间,企业导师闫禹辰围绕跨境电商平台的店铺搭建、产品选品、流量运营、订单处理等关键环节展开系统讲解真实案例,解析跨境电商运营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在跨境物流实操环节,学生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分组进行实操演练,亲手完成跨境商品扫描更换面单等流程操作,将理论知识快速转化为实操能力。通过模拟国际快递配送、集装箱运输规划、海外仓布局管理等场景,深入掌握了国际物流运输方式选择、成本核算、风险防控等核心技能。


“这次实训让我跳出了课本知识的框架,真正接触到跨境电商与物流行业的实际运作模式。从平台运营的细节技巧到国际物流的全流程把控,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干货,也让我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参与实训的2023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表示。指导教师刘瑀瑶则谈到:“实训为学生搭建了对接行业的桥梁,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实操技能,更帮助他们树立了职业规划意识。后续专业将持续深化与长春義诚物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把行业前沿内容融入日常教学,让实践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此次专项实训是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教育领域的生动实践,有效锻炼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行业适配能力。未来,学校将紧密对接中俄经贸互联互通的发展大势,持续深化与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不断拓展对俄实训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做、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为服务中俄跨境经贸高质量发展培养和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商学院供稿
初审:张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