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第十三期上合专项实训实验班开班仪式在北京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交流中心举行。学校副校长杨威,中国-上合经贸(东北亚)国际合作发展委员会秘书长、企业导师张柏青,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实验班负责人曹哲,指导教师王平平及全体学员参加开班仪式。

杨威在讲话中首先向长期以来支持实验班建设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交流中心、吉林省东北亚铁路集团及全体指导教师致以诚挚的感谢,向脱颖而出的第十三期学员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作为学校国际化育人的先锋力量,学员们既是新时代“文旅出海”战略的鲜活生力军,更是冰雪丝路建设中的未来开拓者,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回望实验班的发展历程,从首期的愿景启蒙到多期学员在全国民办教育大会、高等教育博览会等重要场合斩获赞誉,依托集团化办学优势与多元化跨境实训资源,实验班已构建起“校企协同、实岗育人”的成熟模式,成为培养兼具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与实践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文旅人才的“成长沃土”。本期实训紧扣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吉林省“冰雪丝路”创新先导区建设战略部署,聚焦跨境电商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以“产品电商直播全链条实战”为核心主题,充分发挥北京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资源禀赋,整合电商产业集群、数字技术支撑、跨区域流量聚合等优质要素,创新采用“理论赋能+实操淬炼+项目驱动”的三维教学模式,让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文化产业、俄语等多专业学员深度参与产业全流程运作,在交叉融合中锤炼跨境电商运营、国际物流流程、跨文化沟通、直播策划执行等核心技能,全方位塑造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核心素养。

杨威对全体学员提出三点殷切期望:一是心怀家国、勇担使命,深入研习上合组织多元文化,深刻践行“互信、互利、平等、协商”的“上海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与跨境经贸发展大局,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文旅出海的实践者、冰雪丝路的开拓者;二是勤学苦练、锤炼真功,以“精益求精”的态度珍惜企业导师的专业指导,紧抓每一个实操契机夯实知识根基、熟练技能本领,严守纪律底线、牢记安全第一,确保实训任务圆满完成;三是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突破思维定势与专业局限,积极运用AI技术赋能文旅直播创新,大胆探索跨境经贸合作新路径、新模式,在北京这片创新沃土上带着思考而来、满载成果而归,交出有价值、可落地、能推广的实训答卷。
开班仪式后,吉林省东北亚铁路集团与莫斯科建筑运输集团、中车长江集团武汉中车智运公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院集团及学校代表就推进黑山头-普里阿尔贡斯克口岸国际智能跨境运输项目开展多方洽谈并取得实质性推动成果。

吉林省东北亚铁路集团总裁、学校副董事长张海涛指出,作为中俄经贸合作重要的物流运输枢纽,黑山头-普里阿尔贡斯克口岸国际智能跨境运输系统将采用最先进的国际首创无人驾驶空中轨道转运设备和自动化装卸设备,大大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作业效率。集团将充分发挥在跨境物流领域的产业及专业优势,积极探索项目落地路线图,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学校作为区域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将在集团的带领下,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和智库作用,依托产业实际应用场景积极开展实习实训活动,全面加入黑山头-普里阿尔贡斯克口岸建设,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会后,莫斯科建筑运输集团总裁乔丘阿、总裁秘书维克多莉娅、中车长江集团武汉中车智运公司副总经理刘旋、中车长江集团武汉中车智运公司市场部长柳文强在中心大厅与上合专项实训实验班学员们进行亲切交流。学生们用流利的俄语、专业的服务、良好的精神风貌向外宾及企业领导充分展现了长旅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养,得到了与会领导的赞赏。乔阿丘鼓励同学们学好用好俄语,并期待同学们未来有机会能够进入国际经贸的舞台,刘旋邀请学校师生到武汉中车智运公司开展专项研学实训,为长旅学子提供学习与成长的优质平台,助力卓越人才培养。


学校始终紧扣国家战略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整合跨境实训、国际合作等优质资源,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未来,学校将继续锚定“文旅出海”与跨境经贸发展大局,在赋能区域经济升级、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更多长旅学子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光彩,续写育人与服务发展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