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于长春市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隆重启幕,如椽巨笔般,将吉林近现代三百余载的历史长卷徐徐铺展在今人面前。我校艺术学院左钢教授的油画作品《柳树河子大捷》受邀入展,以艺术语言为吉林历史叙事注入鲜活力量。
本次展览由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文旅厅(省文物局)、长春市政府联合主办,省博物院承办,重点以近代以来吉林的风雨历程为主线,以“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为主题,共设9大展区、28个单元,展出1200余张历史图片、70余个数据图表,另有1000余件(套)珍贵实物,其中许多为首次亮相。展览系统全面展示苦难与荣光交织、边疆与家国同辉的吉林历史,着重讲述巴海、吴大澂保疆守土的英雄壮举,东北抗联将士14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三地三摇篮”的历史作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吉林的长子情怀,全景式呈现我省社会发展变迁。
左钢教授的参展作品《柳树河子大捷》,聚焦1938年东北抗日联军的关键战斗场景:当年,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杨靖宇率警卫旅和少年铁血队共300余人,由靖宇县经辉南转移到桦甸,准备与警备旅方振声会师以解决过冬问题。经过7天行军,部队在红石砬子东南柳树河子河口宿营时,侦查员发现了伪军踪迹。当夜,杨靖宇将部队兵分两路发起突袭——由警卫旅政治委员韩仁和率一路隐蔽绕过伪军宿营区,由上向下袭击;杨靖宇亲率另一路由下向上进攻,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共歼敌120余人、击落敌机1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重创嚣张的伪靖安军,却也痛失警卫旅三团团长崔春国等三十余名战士。这幅尺寸达2.8米×1.9米的油画作品,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还原战斗细节,让观众直观感受东北抗联将士的英勇无畏。此前,作品手稿曾赠予杨靖宇将军嫡孙马继志,以创作原稿延续红色记忆的传递,与此次展出的油画共同为东北抗联史学习教育提供可视化载体,让人们在观展中润物细无声地学习、传承和弘扬伟大东北抗联精神。
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将红色文化传承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鼓励各学科结合专业特色,探索红色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此次左钢教授携作品登上省级重要展览平台,正是学校搭建学科实践平台、推动吉林红色资源艺术活化、以创作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生动成果。未来,学校将持续推动红色文化与学科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让红色文化成为全校师生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更深厚的文化底气与历史自信。
初审:崔发朋
复审:刘 鹏
终审:张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