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贯彻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切实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4月28日下午,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程越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集体备课会,下沉指导思政课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本次备课会由陈玮廷老师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活动现场
备课会上,陈玮廷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阐明了教学设计思路、教学重难点、教学案例及教学方法,展现教学过程。刘云臣、仲晨星老师对备课内容进行了补充,与会教师代表围绕讲授重点、难点及创新点展开了研讨交流。
程越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集体备课会上结合自身授课经历就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吸引力、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提出要注重结合我校校情和学情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吸引力,提高学生参与度,要把学理讲透、把道理讲活,提升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她强调,一是讲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理论研究、学理阐释等方面的优势,讲清楚逻辑,讲清楚道理;二是把握好集体备课的机会。教师要通过集体备课会多分享交流,教学相长、集思广益,提升教学水平;三是增强思政课价值引领作用。要引导思政课教师主动担当作为,吃透教材、不断积累,真正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结合中,找准故事与理论的结合点,讲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讲出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气魄、讲出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视野等。
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强化集体备课,以“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助推学院思政课建设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