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领航促发展 学术研讨共提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成功举办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的学术沙龙

时间:2025-07-23作者:文章来源:国际交流学院浏览:10

2025年7月21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课题领航,教研共进”为主题,举办学术沙龙活动,旨在深化教师对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要点的理解,提升课题研究质量。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研讨,专业带头人高红梅教授作专题发言。

高红梅教授结合教研前沿动态与课题申报实践,系统阐释了当前教育领域的四大发展趋势:一是学科专业与产业融合趋势显著,汉语国际教育需强化产教协同育人机制;二是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为教学模式创新与资源建设带来双重挑战;三是人才培养向多元化、创新化转型,亟需构建跨文化能力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培养体系;四是教育国际化纵深发展,要求专业建设深化内涵、拓展国际合作维度。

在课题指南解读环节,高教授基于四大趋势,提出“问题导向、特色凝练、方法创新”的申报策略。她强调,课题研究应立足专业发展实际,聚焦数字化转型中的教学重构、产业需求驱动下的课程改革等关键领域,通过实证研究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

研讨环节中,与会教师围绕课题选题价值、研究方法适切性及成果转化路径展开深度研讨。赵思维老师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景,提出“AI驱动的国际中文教学资源智能构建研究”的选题构想;刘奕兵老师结合区域产业特点,探讨“产教融合视域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路径;甘会云老师立足服务地方发展,阐述了“汉语国际教育赋能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实施策略”研究框架;甄悦婷老师则聚焦教师发展领域,论证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研究可行性。高诗聪老师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体系构建”议题引发热烈讨论。通过多维度学术对话,现场凝练出五项具有申报潜力的重点研究课题。

本次沙龙通过专家引领、集体研讨的形式,不仅为教研室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有效提升了教师们对课题申报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申报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初审:彭又新

复审:刘    鹏

终审:张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