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吾辈自强。80年前的今天,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大地普天同庆。80年后的今天,2025年8月15日,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的特殊日子,学校党委书记范琳琳一行专门拜访著名抗日将领杨靖宇嫡孙马继志,以崇敬的方式向英雄致敬、向伟大的抗战精神致敬。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陪同前往。
范琳琳首先向马继志及家人致以诚挚问候,并代表学校向马继志赠送了由艺术学院教师左钢教授创作的油画《柳树河子大捷》手稿,该画作作为约稿作品成功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吉林省美术作品展,于8月15日当天在开展仪式上展出。马继志接过油画手稿,久久凝视、由衷感慨:“用这种用艺术方式展现还原历史很有力量,能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直观感受到伟大抗联精神。感谢学校一直坚持对英雄精神传承的重视,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收到这样一份礼物很受感动与鼓舞。”
交流中,范琳琳简要介绍学校近阶段结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红色研学、伟大抗联精神传承等方面开展的卓有成效的活动。特别是即将启动的“靖宇精神 薪火相传”百平校园红色主题彩绘项目,该项目是艺术学院师生按照学校党委要求,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积极响应省委书记黄强“把东北抗联历史挖掘好、研究好、宣传好,弘扬伟大东北抗联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奋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要求而创作,从创意创作到设计施工,全程由艺术学院师生独立完成。作为学校“红色文化进校园”的重点工程,诚挚邀请马继志担任顾问指导,从史实准确性和精神内涵呈现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
马继志欣然应允,与大家共同仔细观看彩绘项目初稿,并提出个别细节的修改意见,期间,他兴致勃勃地拿出珍藏的近期公开的《杨靖宇信件档案》和《杨靖宇笔记本档案》复刻品,小心翼翼地戴上手套,为大家详细介绍每一页泛黄纸张与斑驳字迹中的历史细节与背后故事,将档案中凝固的历史细节转化为一幕幕鲜活的战斗场景,为创作团队师生提供了更多灵感与历史再现基础。
马继志谈到:“一直以来,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在红色文化传承上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从课程建设到校园文化浸润,总能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历史‘活’起来、让信仰‘传’下去,这份深耕红色育人沃土的匠心与担当难能可贵。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教研室的特聘教师,愿意尽己所能帮助老师和同学们在创作中准确把握历史细节、还原战斗场景、传播红色文化,更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沿着学校已有的良好基础继续探索,让这种精神真正走进青年学生心里,让他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
最后,马继志将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最新出版的《杨靖宇将军》一书赠予学校,并深情地题下“弘扬靖宇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十二字与学校共勉,笔锋间的厚重与坚定,既凝结着对革命精神代代传承的期许,更饱含着对学校深耕红色文化育人的肯定与嘱托。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即将启幕之时,学校将继续以专业优势赋能红色传承、以育人实践激活历史记忆,将吉林红色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践行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素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持久动能,在“靖宇精神 薪火相传”百平校园红色主题彩绘项目创作中,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铭记东北抗联将士的流血牺牲,教育广大师生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美好生活,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入了解吉林历史脉络,厚植家国情怀。
初审:董 雪
复审:刘 鹏
终审:张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