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埋忠骨,后人继业慰英魂——大型吉剧《河里英魂》
发布人:艺术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06   浏览次数:13

吉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吉林艺术学院、长春光华学院等多所高校和剧团联合创作的大型吉剧《河里英魂》于625日在通化市通化县地举行。

作为一部抗日题材的话剧,《河里英魂》内容改编自真实的抗联故事,讲述了在杨靖宇、魏拯民率领下的抗联战士与大荒沟百姓携手抗联的故事,展现了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其成功创作,为日渐淡出群众视野的吉剧增添了一抹鲜活的色彩。

《河里英魂》当中人物造型的独特性引起了文艺界的广泛关注,演员们舞台上的光鲜亮丽离不开幕后工作者们的辛勤耕耘。那一个个鲜活的角色,离不开舞台美术设计师们的在背后对于演员形象的构思和创作。其中,来自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艺术学院的舞台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们,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塑造出了小山东、二合适、村民等角色。他们是李雨倩、李雨晴、孙夏薇、黄梓宁、闫慧、李宇畅、史孝璇、王俏欣、赵晨阳、于书凝。

在舞台上,小山东的扮演相对复杂,在妆容要求上,不能将发型的设计过于现代化,又不能完全的使用假发将演员原本的头发完全遮盖住,而旅游学院的设计师们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通过重新缝制假发片,制作出了完全贴合演员的原本发色的假发片,最终使得小山东这一的角色完美的呈现在了舞台上。

在《河里英魂》的排练过程中,设计师们不仅要为演员设计妆容,同时还要兼顾舞台道具制作和灯光设计。其中,土匪用的刀、红军大刀、日本军刀需要贴合时代特色,学生们想出了做旧处理的方法,出色的完成人物。在各个道具的创作上他们将细节把握到位,在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和打磨,创作出了一个个立在舞台上的关键道具,真实的还原了抗联背景下的东北农村风情。

灯光设计在舞台演出中有着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在《河里英魂》中,学生们把握住了每幕戏的情节,以情节作为灯光色调划分的依据,对不同场景下的灯光进行分类处理,在结尾一幕中的红色灯光的烘托下,战士们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展现在了观众面前,带给观众无限震撼。

这群阳光向上的年轻设计师们,在幕后默默奉献和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对待每一次戏剧演出,他们都认真细致,早出晚归,扛起繁重的化妆道具跟随演员四处奔波。他们朝气蓬勃,他们拥有一颗热血的心,在舞台美术设计的岗位上挥洒自己的汗水。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说,《河里英魂》只是她们人生历练中的一次历练,无论之后的路途有多少的挑战,他们依旧会携着梦想砥砺前行,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