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大学旅游学院2019年工作要点
发布人:学校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4-30   浏览次数:153

 

2019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学校董事会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紧紧围绕建设国内一流民办高等学校的目标,把2019年确定为“创新发展年”,以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思维,推动学校规范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施“以本为本”“提质增效”为主线,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着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办好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高等教育,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1.加强新时代新思想学习培训。制定《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2019年度学习安排》,持续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以新时代新思想为主要内容,开展基层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工作,实现师生党支部书记培训全覆盖。

2.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阐释。深化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改革,抓好“学习筑梦”选修课和形势政策课建设,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依托“文化之旅大讲堂”,邀请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来校宣讲解读新时代新思想。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中心,深化新时代新思想的研究阐释工作。

3.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和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广大干部教师以学习会、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实际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建设实际,对贯彻全省教育大会和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进行安排部署,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二、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统筹推进学校党的建设

4.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保障作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抓好各级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深入贯彻教育部、省委教育工委全面从严治党会议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持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支部延伸、向纵深发展。持续做好监督执纪问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努力营造学校风清气正、干净干事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的育人环境。组织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广泛开展“弘扬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

5.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持续完善学校党政联席会、党委会、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健全基层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定期议党和专题议党,继续抓好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认真履行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对全校各基层党组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进行督查,推行意识形态工作内审内巡工作机制,加强课堂教学、讲座论坛、报告会研讨会等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管理,加强对统战工作、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确保学校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

6.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贯彻落实省委教育工委关于民办高校党建提升行动的工作部署,继续深入实施“党建提升工程”。组织《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学习贯彻落实,完善“五有”工作制度,推进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规范化、系统化。以提升组织力为目标,持续抓好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提升组织活力,增强党员意识。贯彻落实省委教育工委关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五创五强”工程,有效推进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积极参与省委教育工委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努力争创示范高校、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精心组织开展“党建引领”特色工作品牌创建活动,推进党建、思政、学生、教学、科研等工作同向发力,共助事业发展。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及党员组织发展工作。继续推进与长春大学“同在党旗下携手添光彩”结对共建活动,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7.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作实施纲要》精神,有效实施“合力育人工程”。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培育建设一批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精品项目,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持续抓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学习筑梦行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工作载体,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等综合素质。按照要求选优配齐学生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思政课教师“三支”队伍。

8.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深化思政课“五位一体”教学实践改革成果,实施打造思政课“金课”计划。积极参与“自学自讲师生同上一堂课”教学改革、思政课教师“精彩一课”比赛和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活动。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为大学生讲思政课要求,高质量建设好“学习筑梦”选修课。加强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建设工作,做好课程验收,适时示范引导,加强经验交流,有序进行全校推广。

9.深入开展现代大学文化建设工作。坚持以文化人,继续实施“文化滋养工程”。启动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市级“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对学校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学院文化进行集中梳理和建设,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文化氛围。继续开展第三届感动长旅年度人物(集体)的评选和基层党组织“创选争优”表彰活动,选树一批勤勉敬业、业绩突出的优秀典型。继续推进“文化之旅大讲堂”“学习筑梦”天井文化园的建设工作,持续抓好毕业季、迎新季、军训季的文化建设,努力构建长旅人的精神家园。

四、突出内涵发展,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10.持续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工程。2019年召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进一步明晰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发展思路,持续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突出内涵发展,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在2018教育教学质量年取得显著成果的基础上扎实实施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制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的教学大纲,选好及编写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

1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红七条”和“十准则”,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尊师重教,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评选活动,大力加强教风建设,选树和宣传优秀教师典型。

12.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探索新途径,增加优质课程总量,努力打造一批“金课”,促进专业课程建设均衡发展。强化网上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推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持续推进课程考试考核方式改革。依托“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集团”,继续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和协同育人机制,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成立产业学院,创建一批企业冠名定单校内基地,力争在实习就业、创业就业一体化等方面形成一批创新成果。

13.大力加强高水平特色专业建设。主动适应旅游行业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实施“特色专业建设工程”。规划建设好省级高水平专业和校级特色专业,带动学校各专业特色建设,特别是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专业特色和内涵特色建设。通过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努力向专业有特色、课程有特色、教育有特色、授课方法有特色的方向发展,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有特色,学生知识和能力有特色。扎实做好旅游管理、会计学两个专业省级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

14.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人才强校”战略,创新队伍建设与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储备,充分调动和释放教职工的积极性,为教职员工搭建职业上升平台,吸引和留住人才,做好高学历、高职称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工作。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继续加强高职称师资、思政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军事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数量和质量满足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持续强化教师教学发展能力建设,开展新入职教职工培训、教学诊断、教学观摩、青年教师教学沙龙等活动。组织好2019年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班,提高教师整体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组织参加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和教学新秀遴选工作;培育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组织教学示范教师评审工作;组织2019年度校级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工作;组织2019年校内教学成果的培育及评审工作。

15.全面加强课程建设。学校设立并开展“核心课程建设工程”项目,在创新发展基金中设立专项,给予立项资金支持,争取在3-5年内把全校各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全部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即围绕专业核心必修课程,每年每个专业至少建设2-3门校级精品课;引入现代教学技术,建设MOOC、微课等,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继续完善5门省级在线课程,增加校内在线课程数量,提高质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对2017年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进行验收。

16.全面加强教材建设。根据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在选好用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教材同时,组织编写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我校实际的教材,尤其是旅游学科是省教育厅批准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应全力打造“长旅教育品牌”,推进校企合作开发“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系列教材”工作。完善教材发展规划,列出时间表,有步骤推进“旅游系列教材”的实施。根据学校教材立项管理办法,结合旅游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需要,设立专项基金,完成3-5门核心专业课教材的编写任务。培育旅游领域国家、省级规划教材,并申报相应的教材奖。

17.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继续着力建设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集团”平台上加速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部分学院、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冠名定单人才培养。培育申报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中心,为新一轮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报工作做准备。增加开放实验支持力度,鼓励更多专业和教师开设高水平大学生开放实验项目,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加强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现每个专业要有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18.深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发挥创客中心的平台功能,提高使用效率,多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全校范围开设8-12学时的“创业实务”专题课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建立覆盖全校范围的校级学科竞赛群,将专业竞赛作为核算创新创业学分的重要依据,每年支持教师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内立项100项;持续加大对学科竞赛、大创计划的支持力度,力争打造“一院一赛 人人参赛”的竞赛氛围,加强学风建设,以赛促学,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积极组织我校大学生参加第五届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19.着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创新科研工作体制机制,调动教职工科研工作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教职工申报国家、省、市及横向科研教研项目,提高科研项目的层次和成果的水平。加强科研、教学研究项目的过程管理。将编撰《旅游高教动态》工作常态化,为专业与学科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完成东北亚休闲经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的换届工作,组建专兼职研究队伍,提高整体研究水平,扩大学术交流范围,创新学术交流方式,向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提供旅游业发展咨询报告,参与编撰旅游行业标准。继续开好长白山学术论坛—吉林省旅游发展论坛,承办好中国旅游学会教育分会专题会议。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0.着力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牢固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开放发展。发挥学科特色,优化合作结构,深化合作内容,打造旅游专业东北亚校际合作圈。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申请开设雅思考点,建立模拟雅思题库,举办雅思语言培训班及小语种班,在全校设立选修课。多渠道扩大师生对外交流,通过海外带薪实习、教师短期研修、冬夏令营等项目,提升师生国际视野。持续扩大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规模,提升“2+2”“3+1”“3+1+2”国际合作项目水平。加强外事工作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实施教职工出国(出境)备案管理制度,保持吉林省外事专家管理A级水平。

21.继续推进多元化办学。深化贯通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与高职的贯通分段培养模式,继续加强与中职院校的“3+2”合作,同时做好2016级中职、高职升专、升本的入学考试。统筹推进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不断扩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集团的校企联盟企业数量,完善联盟章程,筹备召开联盟理事会大会。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学院职能,多维度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努力推进高职教育、成人教育、证书教育、自学考试及多种培训和考试有机结合的多元化办学体系建设和发展。

22.积极与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共建与合作关系。密切与教育及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学会)、研究院所等建立合作共建关系,力争依托行业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学生就业、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得到大力支持和合作,提高我校在行业和旅游类高校中的地位和话语权,提升学校行业影响力。

五、立足育人之本,持续推进学团工作再上新台阶

23.全力做好招生及就业创业工作。科学制定招生计划,加大招生宣传力度,进一步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高质量完成2019年招生计划,提高一志愿录取率及报到率。继续设立200万元新生入学奖助学金,奖优助困。继续做好与长春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切实优化服务体系,全力拓宽就业领域,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创业就业。依托创客中心,开发及成功孵化更多的创业项目,响应国家“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版”的工作要求。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做好考研、出国等培训工作,提升学生考研率、出国率、就业率,实现多渠道精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24.加强学生工作品牌建设。凝炼学生工作的亮点特色,推进“一院一品牌”的创建工作,以新修订完成的《学生手册》为抓手,严格学生管理,继续整治学风,持续开展课堂教学秩序整治,加强学生公寓环境卫生、寝室安全的管理和监督。做好各类奖助学金评审、发放和监督工作。转变观念,以人为本,热心服务学生。完善奖、贷、助、勤、补、免、偿等资助体系,做好国防及征兵工作,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开好2019年春季学校田径运动会。

25.持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以“四进”为手段,以“四信”为目的,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支部、进团课、进社团、进网络,引导和帮助团员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面推进从严治团,进一步做好思想引领、社会实践、权益服务、组织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学校共青团“新媒体中央厨房”,深入推进共青团网络舆论引导作用,传播青年好声音,弘扬青春正能量。

26.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严格落实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普查工作,及时将重点关注对象进行建库立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治疗、早控制。完善学校—学院—班级—公寓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推进心理健康工作再上新台阶。

27.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建立和完善青年志愿者服务机制,完善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继续拓展志愿服务范围和领域,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和内容,打造长旅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倡导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育人作用,鼓励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做好东北亚博览会、全球吉商大会等省市大型赛事、重要会议、节庆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

28.全面推进校友工作。成立校友办,加强学校与校友的联系、交流和合作,增强校友的归属感,凝聚校友力量,激励校友关爱母校、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发挥校友在促进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创业就业、科研工作、思想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学校要积极服务校友成长进步与事业发展,注重优秀校友事迹的挖掘整理,展示学校育人成果,提高社会影响力。

六、提升管理效能,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29.继续推进学校转设工作进程。立足学校申报转设的重要节点,对标《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标准,理清思路,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逐步补齐短板,尽快达标,按既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推进转设工作进程。

30.全面提升依法治校能力和水平。2019年教育教学会议为契机,创新完善系列规章制度,加快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进程。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体制下,实施依法治校,依法办学,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法治化办学格局。完善合同审查机制,增强合同规范化管理,提高审查质量,加强后续监督,起草《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合同管理办法》《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合同档案管理流程》等文件。持续推进“七五普法”宣传的工作进程,组织开展“学习宪法尊崇宪法”主题宣传活动及“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

31.持续打造平安稳定和谐校园。牢固树立大安全大稳定理念,统筹推进校园安全工作。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治理工作,与属地公安机关和经文保支队建立有效联系,严厉打击涉黑涉恶势力向我校渗透活动,建立防黑防恶的长效机制。结合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治理,把非法校园贷、非法讨债、非法传销、防火防盗、防毒禁毒、意识形态安全等作为防控重点。继续实施校园安全目标责任制,强化校园安全的主体责任。做好重要节点、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严肃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加大对校园网络安全的监管。密切关注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做好矛盾化解和信访工作。

32.提高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水平。加强对学校财务运行状况的总结和分析,严格预算控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做好由“高校会计制度”到“民非会计制度”的过渡,改进和完善“银校通”学生缴费系统的管理和使用,做好省财政厅2019年民办高校发展扶持基金申报工作。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对学校所有固定资产分类进行数字化标准核定,升级资产综合信息平台管理系统,完善资产申购、采买、入账、调配等程序,加快推进校园现有土地、校舍的产权补办及完善工作,保障学校资产、资金安全。

33.启动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建设。全面推进OA办公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协同办公能力。推进加入下一代互联网络(IPv6),实现门户网站双栈服务。进一步强化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CALIS CASHL文献共建共享资源的作用。不断优化馆藏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数量、质量及种类,提高图书馆的入馆师生人数和图书借阅量。加速推进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建设进程。

34.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全面完成两个校区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持续改善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继续做好各类设施设备的管理、巡查、维修及改造工作,做好校园水、电资源的消耗调查和统计分析,探索实施“定额分配协调使用”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做好校内食品卫生、疾病防控、医疗服务、校车安全等工作,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35.加强民生工程建设。继续扎实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把职工的工资与工作绩效密切结合,强化工作绩效导向作用。围绕“快乐工作 健康生活”理念,利用重要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教职工文体活动的参与率和覆盖面。举办“三八节”主题活动、健康体检、教师节活动、年末“长旅之家”红包等品牌活动,提升教职工的幸福指数。进一步规范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职工帮扶机制,推进学校民主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