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阿拉伯语简介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11-11   动态浏览次数:4

      阿拉伯语(لغة عربية)即阿拉伯民族的语言,属于闪含语系闪语族,主要通行于中东和北非地区,为下列二十三国即沙特阿拉伯、也门、阿联酋、阿曼、科威特、巴林、卡塔尔、伊拉克、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索马里、吉布提、毛里塔尼亚、科摩罗、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官方语言,以阿拉伯语作为母语的人数超过二亿一千万人;同时阿拉伯语为全世界穆斯林的宗教语言,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就是用阿拉伯语书写与传播的,穆斯林或多或少能懂阿拉伯语。

    总使用人数: 2.06 亿 (根据民族语, 1998年对所有方言的母语使用者统计); 2.86 亿 (CIA World Factbook 2004年统计所有阿拉伯国家人口), 剔除其他国家的阿拉伯少数用者和双语使用者。 
    伊斯兰教根本经典《古兰经》的语言,西亚、北非阿拉伯民族的通用语。属阿非罗一亚细亚语系闪米特语族,源出阿拉伯半岛。现使用人口近2亿,为沙特阿拉伯、埃及等21个阿拉伯国家的官方语言,联合国和重要国际会议的工作语言之一,亦系世界穆斯林通用的宗教语言。已知最早的书面语是328年一个国王的墓志铭。统一的文学语言约形成于5世纪左右,其后有著名作品《悬诗》被追录成文传世。自7世纪上半叶第一部阿拉伯文典籍《古兰经》问世后,语言始规范化。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向外扩张和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规范的阿拉伯语逐步在亚、非、欧三大洲的广大穆斯林地区得到普及。它不仅成为阿拉伯人以外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为学习《古兰经》和伊斯兰教理而必须学会和掌握的语言,而且成为伊斯兰教各学科学者用以从事学术研究和著书立说的工具。自8世纪至当代,用阿拉伯语编纂成册的各家各派的圣训经、《古兰经》注、教法典籍、凯拉姆学著作以及后世各类伊斯兰学术研究成果相继问世,浩瀚宏丰,广为流传,为传播伊斯兰教理和弘扬伊斯兰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9~13世纪,阿拉伯语还曾是保存希腊文化和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媒介语,用阿拉伯语写成的哲学、医学、天文学、数学、化学、光学等方面的著作传入西欧后,其中不少成为高等学校的教科书,为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奠定了科学思想基础。阿拉伯语借助《古兰经》的广泛传播,逐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语法学、修辞学、韵律学等学科,并对亚、非信奉伊斯兰教各民族的语言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在波斯语、土耳其语、乌尔都语、印度尼西亚语、斯瓦希里语、豪萨语等36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阿拉伯语借词,其中波斯语、乌尔都语、马来语爪威文以及中国的维吾尔语等均用阿拉伯语字母拼写。因《古兰经》以及各种赞主颂圣词、祈祷词均系阿拉伯语,为操各种不同语言的穆斯林礼拜和履行各种宗教仪式时所必读,故阿拉伯语又成为近10亿人口的世界穆斯林通用的宗教语言。在中国,不少阿拉伯语词汇或短语,还被广泛应用于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和各族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中。

    阿拉伯语是一种综合型语言。其文字系一种音位文字,4世纪由闪语族西支的音节文字发展而成,自右而左横写。共有28个辅音字母,除其中有3个可兼起元音作用外,无专作元音用的字母。为便于认读,可在字母上、下方加各种元音符号表示。语音的特点是 :(1)喉音、顶音和咝字音多(口腔塞音分前中后,喉塞音部位完全,擦音除双唇、舌根(包括舌面后)外部位完全)。(2)有长音和短音的区别。(3)有叠音。(4)冠词的不同读法。因在世界语种中独具dad(达德)这一顶音而有“达德语”(a1―Lisan al―Dadiy)之称乙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两大类:词法主要研究词的构成、分类、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句法主要研究句子结构、类型、特点及句子中各种成分的语法格位。词汇分为名词、动词和虚词3大类。名词有性、数、格、式(即确指或泛指)的区别,其在语句中的地位由词尾的各种变化来显示。动词有人称、性、数、时态和语态等各种变化。语序有较大的灵活性,但修饰语只能紧跟在被修饰语之后。阿拉伯语的构词法有独特的规则,每一词汇大都有其内部词根和派生关系上的曲折变化,通常一个词根可派生出若干含有不同时态的动词和不同含义的名词。构词时先由几个辅音搭成词根框架,然后填进不同的元音,或附加词缀,便形成表示各种不同概念的派生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阿拉伯语的书写体系可以不表示元音,而由读者自己去填入正确的元音,事实上,阿拉伯儿童的启蒙教学中就有类似我国句读的填元音练习;但有一个例外,《古兰经》是标元音的,因为猜测经典有失尊敬)。例如表示“书写”这一概念的词根,其基本音素是k―t―b3个辅音,填进不同的元音或附加词缀后,构成Kataba(即他写了)、Yaktubu(即他正在写)、Uktub(即你写!命令式)、LamYaktub(即他未写)、La Yaktubu(即他不写)等各种派生动词,又可构成Katib?(即书写者、作家、文书)、Maktub(即被书写的、书信、文章)、Kitab(即书、经、作品)、Maktab(即书房、办公室、书桌)等各种派生名词。由以上派生动词和名词又可继续演变出意义相同而人称和性、数各异的诸多词汇。阿拉伯语中的借词主要来自波斯、土耳其、古希腊、印地、拉丁以及希伯来等语言,近现代的外来语主要是西方的科学技术词汇。阿拉伯语还有以《古兰经》语言作为规范的标准阿拉伯语(al-Lughaha1―Fusha)和各地方言土语(al-Lughah al-'Amiyyah)的重大区分。标准语通用于阿拉伯各国的文学、教育、书刊、广播、会议、公文、函件以及各种国际交往场合。方言多用于各国民间的日常口语,有埃及、叙利亚、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也门、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8大支,其中以埃及方言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