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高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一等奖参赛经验及教学案例设计分享
发布人:教学质量监督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6-17   浏动态览次数:10

一、参赛经验分享

(一)重视优秀实验教学案例资源建设,促进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提升

学院一直高度重视专业内涵建设和新工科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推动电工电子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任课教师精炼并形成一部分优秀实验教学案例资源,不断提升实验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学院连续两年4支教师团队参加该项赛事,共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北部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实验教学案例建设,为教师参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教学竞赛是对日常实践教学的优化总结

实验案例教学比赛具有竞技型和浓缩型的特点,是对于日常实践教学的优化总结,实践教学竞赛是从日常教学实践中得到的教学反思,然后再精炼教学设计。竞赛备赛从教学中选择具有典型代表的案例,进行资料整理优化,凝练总结出来的已发生教学活动。团队进行项目整体打磨设计,同时,备赛时协调好与常规教学工作的分配关系,不急不徐,踏实备赛。

(三)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贯穿竞赛教学全过程设计

其次,在备赛过程中,案例总结遵循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启迪思维、塑造价值的四维度教学理论,并且将教学理论贯穿在实践教学竞赛的实践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体现“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教学设计将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具有“高阶性”;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具有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个性化,具有“创新性”;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具有一定的“挑战度”。

丰富案例设计中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案例结合线上教学平台“学习通”开展课前自学部分,同时整理线下教学过程资料,包括实验教学场景照片、实验报告、学生答辩PPT、作品视频、竞赛证书等作证材料。

(四)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实践教学中

实践教学竞赛也要坚持以“课程思政”为指导,充分挖掘和利用专业实践课程的思政资源,在备赛过程中一定要记得构建多元化的“思政环境”,以实现“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

二、《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实践教学设计案例

(一)课程简要信息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

实践案例:多功能电子时钟

案例学时:课内2学时

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

开课学期:第4学期

(二)实践教学内容与任务

1.基础任务

设计、制作一款多功能电子时钟,使用STM32单片机和PCF8563时钟芯片以及湿度、光照传感器,来实现多功能需求。基础任务中需要使用DHT11传感器及BH1750传感器进行湿度和光照数据的获取,并获取时钟芯片中系统时间,并将结果通过串口打印在电脑中。

2.进阶任务

在使用串口监视器实现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时间获取的基础上,改用0.96OLED屏幕构成多功能电子时钟的显示电路。

3.挑战任务

在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上,拓展增加多功能电子时钟闹钟等功能,具体设计功能由团队设计自行确定并给出详细功能描述。

(三)教学目标与目的

案例以嵌入式系统设计到运行全周期为项目载体,引导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嵌入式系统设计与调试;过程中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获得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工程应用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树立“精益求精”的新时代工匠精神。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进程

CDIO引入课程实践项目设计体系中,从项目需求入手,以系统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过程为背景,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问题推理建模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线上学习部分——构思(Conceive

需求发布: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项目任务、分组、推送教学资源,为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

分组讨论查阅资料:学生5-6人一组,全班分为6组。

提交项目设计预案:以线下课程开始时间为节点,各小组提交实验项目设计预案,教师批阅掌握学生自学情况,对项目设计的共性问题、难点进行汇总,为见面课做准备。

2.线下学习部分

1) 项目框架构思——设计(Design

根据线上反馈,结合项目基础功能,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项目框架构建,以实现传感器的温湿度、光照度数据采集,系统RTC时间获取功能为主,后优化显示电路,最后完成拓展功能设计。项目方案修订:学生结合软硬件系统设计框架及教师给出的技术要点,将系统分解、确定各种功能模块的接口关系与线程关系,进行项目的原理图设计及方案修改。

2)项目仿真调试——设计(Design

学生结合修订后的项目框图,进行各功能模块实现、整体电路硬件实现,对电路传感器器件参数选择、STM32CubeMX软件、MDK-ARM软件仿真功能使用、电子电路测试工具使用及测试结果分析等知识进一步理解掌握。针对教学重点,教师在线上推送互动问题,当下查看学生答题情况,以便实时把控学生掌握情况。上述方式有效解决了教学重点。

3)硬件制作——实现(Implement

小组成员根据任务分工协作,使用STM32F103开发板、传感器器件及常用电子元件进行电路搭建,并进行功能测试。过程中,遇到问题,在小组讨论无法解决时,教师指导协助。教师巡视发现共性问题,结合案例及硬件制作再进行集中讲解,边学、边做、边教,有效解决了教学难点。

4)思政融入——实现(Implement

硬件制作开始前,通过技术和制作要点讲解,引入华为精神。通过华为精神的解读,让学生们了解硬件作品的制作,也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实践过程,要做到敬业、创新、专注、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5)进阶任务——实现(Implement

提出进阶设计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功能升级,完成电路功能实现,再次提升学生独立设计能力。

6)挑战任务——实现(Implement

挑战任务为课外限时任务,各小组针对前两个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深度总结,要求充分考虑工程应用和商业化生产前提,由小组独立完成这部分的任务,需要在课后一周时间内,提交设计方案及硬件作品,有限时间内全面考察学生知识掌握和创新能力。

7)项目答辩——运作(Operate

学生在完成实验报告的基础上,进行小组答辩,重点讲解项目技术要点、构思过程、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师生点评后各小组做经验分享。该环节全面锻炼学生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项目实施成效

激发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自主学习热情。在我校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等专业开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工程应用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热情。